学院动态
/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本院教师赴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开展“在中国动画艺术中领略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美育专题讲座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16日 09:10 | 阅读次数:

2025年6月11日,应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邀请,本院动画系副教授童艳赴该校霞客楼报告厅,开展题为《在中国动画艺术中领略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美育大讲堂专题讲座。讲座由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基础部劳育美育教研室副主任宋逸诗主持,2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以一段经典中国传统动画片段为引,童艳聚焦“存形”“传神”“尚意”三大核心关键词,通过解码传统动画美学基因,系统阐释了中国动画造型艺术的民族性表达路径。

在“存形”篇章中,她结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九色鹿》等经典作品,剖析了动画角色如何从剪纸、木刻年画、京剧脸谱等民间艺术中汲取造型灵感。她提出:“民族化造型不是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通过艺术转化实现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表达。”

针对“传神”这一命题,童艳引入东晋画家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理论,结合《长安三万里》《三个和尚》等优秀动画,解析角色动态设计如何传递内在气质。她指出:“中国动画的‘传神’在于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细节与象征性符号,构建角色的精神世界。”

在“尚意”部分,童艳以动画短片《相思》的婉约叙事为例,揭示了中国动画如何通过“借物抒情”“意象叠加”等手法,将民族文化精神融入影像叙事。她强调:“动画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文化精神的载体。‘尚意’要求创作者在角色与场景中注入中华美学的深层意蕴。”

讲座尾声,童艳总结了核心观点,再次强调了中国传统动画与动漫造型艺术的独特价值与重要性。她特别指出,中国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不应简单模仿日美动画的运动规律,而应扎根于本国文化传统、礼仪举止和民族艺术表现形式,设计出既具中国气韵与气势,又能精准体现角色身份、彰显个性魅力的动作语言。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学生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学生代表表示:“讲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动画的文化底蕴,使我们对中国动画的传承创新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