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系
/ 首页 > 师资队伍 > 动画系 > 正文

黄苏瑾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13日 00:04 | 阅读次数:





一、个人简介

姓名:黄苏瑾

职称:副教授

主要经历:200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进入金陵科技学院工作;2007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影视文学专业博士学位。

邮箱:jinjin417@jit.edu.cn

二、主讲课程

主要承担《动画概论》、《动画编剧》、《动画史》、《视听语言》、《动画赏析》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三、研究方向:动画艺术理论

四、科研课题

2021.10-2022.10,主持2021年第二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动画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与探索》。

2019.12-2021.12,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动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9.07-2020.06,主持金陵科技学院2019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动画编剧》课程建设。

2016.06-2018.06,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艺术专业慕课建设与应用探索研究》。

2015.10-2018.11,参与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吉卜力工作室动画创作及其在中国的接受研究》,4/11。

2011.08-2013.12,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09.01-2010.03,主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五、学术论文

教材:《动画作品赏析》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

论文:关锦鹏:当心灵遭遇电影,《电影评介》(2002)

论文:艺术与票房之间的王家卫,《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

论文:《黑客帝国》的新特技与旧哲学,《电影评介》(2003)

论文:化蛹为蝶的美丽:《岁月的童话》,《电影评介》(2006)

论文:王家卫电影语言探讨,《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

论文:近五年中国电影研究现状评析,《红河学院学报》(2006)

论文:论美国动画的音乐思维,《现代视听》(2007)

论文:试论中国动画片题材选取的民族特色,《作家》(2007)

论文:《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另类的大话之作,《电影文学》(2007)

论文:中国动画的发展初期研究,《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

论文: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电影评介》(2009)

论文:动画工作室教学中的激励制度构建,《科技创新导报》(2010)

论文:论中国动画“寓教于乐”的审美情趣,《电影文学》(2010)

论文:中和之美、团圆之趣——中国动画片审美情趣中的古典韵味,《文学界》(2011)

论文:中国动画中的说书人叙事:从叙事技巧到创作观念,《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

论文: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民族化探析,《电影评介》(2012)

论文:中国动画从民族化迈向现代化的思考,《电影新作》(2013)

论文:黄金期的隐忧——新时期中国动画剧作评述,《电影新作》(2014)

论文: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业教育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6)

论文:艺术专业慕课建设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文学教育》(2017)

论文:基于双向沟通的艺术专业慕课建设与运行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7)

论文:微课在动画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辅助功能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7)

论文:“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动画专业为例,《文化产业》(2021)

六、个人获奖

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普通高校赛道江苏赛区三等奖(2023)

金陵科技学院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22)

金陵科技学院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2020)

金陵科技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0)

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创意教学技能大赛江苏省级大赛动画视效设计类银奖(2019)

江苏省第二届高校教师公共艺术课程微课大赛本科组三等奖(2018)

江苏省首届青年文史学者高层论坛优秀论文(2011)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青年学者专场优秀论文三等奖(2010)

上一篇文章:张巧
下一篇文章:丁玲